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解析

点击数:794 发布时间:2025-09-03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解析

考情剖析:

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试题题量分布为:单选题,简答卷,材料剖析题,教学设计;小学科目二分为教育入门知识、小学课程、小学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生进步心理、小学生心理学辅导等几部分内容。第一大家先来梳理一下教育入门知识的部分考试知识点。

要点1:容易见到的教学办法

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有教育性,在教师传授常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国内教学的这一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根本方向。

贯彻教育性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各门学科的特征,结合教程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

2.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以教师自己的形象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理论联系实质原则

理论联系实质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常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质的联系上去理解常识,注意运用常识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需要:

1.看重理论常识的教学

2.重视在联系实质的过程中进步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质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成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考虑,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学会常识,并进步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考虑

3.打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明确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定义、学会规律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需要:

1. 依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正确使用直观教具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实物直观。这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目前学生面前。

②模象直观。是运用各种方法对实物的模拟,包含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

③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我们的语言、借用学生已有些常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成效。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不同及学生年龄特点适合地选择直观方法。直观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方法要服从目的、任务的需要。

2. 擅长引导学生察看

3. 看重技术性细节

按部就班性原则

按部就班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各门学科常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进步的顺序

进行,使学生学会常识结构,形成好的认知结构。

贯彻按部就班原则的基本需要如下:

1.学会教程的序,循教程的序教学

教程的序,就是教程的系统,包含常识系统、技能和能力练习系统等方面。

2.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教学的重点与难题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依据具体状况进行教学调整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常识结实地学会和保存,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需要: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让学生学会记忆的规律和办法

3.巩固的具体方法要多元化

可同意性原则

可同意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合适学生的进步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预防发生教学复杂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质程度而提出的。

贯彻可同意性原则的基本需要如下:

1.知道学生的进步水平,从实质出发进行教学

2.看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3.适合地把握教学复杂度

准时反馈原则

准时反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准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知道教与学的状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贯彻准时反馈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擅长通过多种途径,准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

教师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反馈信息,其途径是不少的,但最主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课余、课间的反馈信息

课外作业中的反馈信息

各种测验和考试中的反馈信息

其他方面的信息

2. 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要准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适合的调节

3. 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质出发,依据不同对象的具体状况,采取不一样的办法,进行不一样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些基础上得到充分进步。

在教学中贯彻因地制宜原则,有以下一些需要: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知道学生

2.把因地制宜与统一需要结合起来

3.尊重学生的差异

4.针对学生个性特征,采取不一样的具体手段

目前国内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违反教学原则的做法,这类做法主要有:

第一,单纯应对考试

第二,教师满堂灌

第三,滥用各种惩罚性的手段

第四,增加学生负担

【考试试题再现】

1.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遵循的基本需要是。

A.教学规律 B.教学原则 C.教学规范 D.教育规律

【答案】B

【分析】依据教学原则的定义是依据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拟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需要。正确和灵活运用教学原则,是提升教学水平的要紧保证。所以此题选B

2.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的思想相一致。

A.学不躐等 B.长善救失 C.温故而知新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案】D

【分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做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办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也是启发性原则。

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察看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

过程的明确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可以正确理解书本常识和进步认识能力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按部就班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

4.《学记》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

一致的。

A.按部就班 B.巩固性 C.因地制宜 D.直观性

【答案】A

【分析】施教者假如凌乱不堪的教,一旦打破顺序便没办法整理,所以体现教学要根据肯定顺序进行。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 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答案】D

【分析】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结束后的复习和整理,体现巩固性原则

教学原则在考试中出题的频率非常高,主要在单选和材料题都会涉及到,同学们应该着重学会每种办法的实质用方法,。知道每种办法所代表的意义,读清题干方可答对本部分要点。

以上介绍了小学教育教学常识与能力考试知识点。更多教师资格科目二备考资料,请查询教育综合常识频道。

中公教育分析

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h3中公教师考试h3)

h3回复攻略h3下载【教师资格备考攻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赏析,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学习动机的分类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fugcbb.com/) 版权所有